秋季
具有傳染性的病毒和細菌
蠢蠢欲動
在人群密集的校園里
防范病毒和細菌十分迫切
師生、家長都要高度重視
一、諾如病毒急性腸胃炎
秋冬是諾如病毒的高發期
尤其是在相對封閉的環境
如學校、餐館、醫院等地
雖然目前諾如病毒急性腸胃炎沒有特效藥,以補劑及對癥治療為主,但也不必過于緊張,因為它是自限性疾病,病情輕微,恢復后無后遺癥。
面對諾如病毒
預防比治療更重要!
如何預防呢?
諾如病毒,如何預防?
注意個人衛生,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,勤洗手,飯前便后要洗手;
注意飲食和飲水衛生,喝開水,吃熟食,不食不干凈、無證的食品;
在秋冬季腹瀉高發期,盡量少去人多的公共場所,保持室內良好的空氣流通,每日開窗通風不少于2次,每次不少于30分鐘,減少病毒感染的機會;
多吃新鮮蔬果,多元化飲食;增強鍛煉,改善體質。
二、流行性腮腺炎
流行性腮腺炎簡稱流腮,俗稱痄腮,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。好發年齡為5-15歲,四季均有流行。
主要表現為腮腺腫痛,腫痛具有特征性,一般以耳垂為中心,狀如梨形或馬蹄形,邊緣不清,有觸痛,張口、咀嚼時刺激唾液分泌,導致疼痛加劇。部分患兒可伴有發熱、咽痛、全身不適等表現,部分患兒常伴有并發癥。
患者是傳染源,通過直接接觸、飛沫、唾液傳播,接觸患者2-3周發病。
預防建議
房間開窗通風很重要。
早期隔離患者至腮腺腫脹完全消退,且病程至少達9天后才能上學。接觸過腮腺炎患者需要密切觀察3周。
給予規范的腮腺炎減毒活疫苗或麻腮風三聯疫苗接種,免疫成功率可達70-90%。
三、流行性感冒
流行性感冒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,通過咳嗽、打噴嚏等空氣飛沫方式傳播。
主要表現為急性起病、發熱(可達39℃-40℃),伴有畏寒、寒戰、頭痛、肌肉酸痛、乏力、食欲減退等癥狀,接觸患者1-7天發病。
預防建議
流感患者應及時就診治療,隔離至體溫正常后48小時才能復課。
室內應經常開窗通風,注意個人衛生,咳嗽、打噴嚏時應使用紙巾等,避免飛沫傳播。經常徹底洗手,避免臟手接觸口、眼、鼻。
適當參加運動鍛煉,合理膳食和休息,增強體質。
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種“流感”疫苗,每年流行季節前(9-12月)接種一次,免疫力可持續一年。
四、腺病毒感染
由腺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,易侵犯呼吸道及消化道黏膜、眼結膜、泌尿道和淋巴結。
主要表現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(急性呼吸道感染由腺病毒引起者占2%-4%),其次為眼部和胃腸道感染。
人群普遍易感,多見于兒童。約半數患者為隱性感染。接觸患者和隱性感染者均可傳染,接觸患者3-7天發病。病毒由呼吸道和眼結膜分泌物、糞便及尿排出體外,經空氣飛沫、密切接觸等途徑傳播。
預防建議
注意手衛生(飯前,便后用流動水洗手)、消毒、物品專用。
對于易感人群注意保護性隔離,做好個人防護,健康管理,避免過度勞累。
五、水痘
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,多見于兒童。
以發熱及皮膚和黏膜成批出現周身性紅色斑丘疹、皰疹、痂疹為特征,皮疹呈向心性分布,主要發生在胸、腹、背,四肢很少,傳染力極強。水痘患者是傳染源,自發病前1-2天直至皮疹干燥結痂期均有傳染性,可通過接觸患者和空氣飛沫傳播。易感兒發病率可達95%以上。接觸患者12-21天發病。
預防建議
房間定時開窗通風,盡可能讓陽光照射,對接觸水痘皰疹液的衣服、被褥、毛巾、敷料、玩具、餐具等,根據情況分別采取洗、曬、燙、煮、燒消毒,且不與健康人共用。
隔離患者要皮疹全部結痂才能復課。對已接觸的易感兒,需要觀察3周。
接種水痘減毒活疫苗,即可有效預防水痘,也能降低日后患帶狀皰疹的風險。